今年是四川阿坝州奋力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的开局突破之年。8月25日至26日国鸣投资,笔者来到阿坝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市,实地感受“幸福锅庄城 诗歌马尔康”的项目建设、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现状。
\n马尔康市抢抓强州府战略机遇,正着力建设区域教育中心。2025年2月,马尔康市长征学校在雪地上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占地面积150亩,设60个教学班、3000个学位、3000个寄宿制床位,总投资8.69亿元,是目前阿坝全州中小学建设最大的投资项目。
\n8月25日,马尔康市教育局局长赵杨说:“长征学校项目计划2026年5月底完成基建及附属,2026年7月完成教学生活设备安装验收,2026年8月完成马尔康中学东西区整体搬迁工作,2026年9月正式行课。项目建成后国鸣投资,将与区域内长征幼儿园、马四小、三馆一中心有效形成全市教育文化体育园区,极大方便群众子女就学,切切实实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n马尔康市大郎足沟三角区地块在今年4月初还是一片危房,8月底已经是焕然一新的达尔玛公园。马尔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地块土地面积1551.9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485平方米,涉及征收单位2家,公房20套,住户63户。危房拆除结束后,马尔康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巧妙布局,打造出绿树成荫、功能齐全的口袋公园,还公共空间给市民。园内设置健身步道、休闲长椅、健身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n据介绍国鸣投资,2024年底,马尔康市启动实施了12个城市更新项目和8项重点任务,总投资达15.1亿元。达尔马街三角地带老旧街区改造项目,是马尔康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尔康不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从背街小巷整治到公共空间拓展,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让马尔康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n俄尔雅村位于马尔康镇城乡接合部,户籍人口799人全是藏族,村子距市政府驻地1公里,该村嘉绒雅沁项目聚焦嘉绒藏族文化核心,整合藏式建筑群、非遗工坊、生态资源,打造成为“农业+文旅+康养”融合示范区。通过实施线路整治、庭院经济升级、民宿集群建设三大工程,重点发展藏家乐、非遗体验、研学团建等业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1+1+1”共建模式。
\n马尔康镇党委副书记龙军说,当地村民以闲置房屋、劳动力等轻资产入股,享受“经营分红+岗位工资+政策补贴”三重收益,预计年人均增收20%以上;嘉绒雅沁项目直接创造80个本地就业岗位,带动藏药、唐卡、牦牛肉等农产品及手工艺产业链发展,推动“城中村”向“康养社区”转型,助力马尔康成为阿坝州城乡产业融合标杆。
\n“受益于马尔康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和土壤肥沃无污染的优质条件,我们草莓果肉较国内其他种植区果肉更为洁白紧实、口感更为细腻、风味更浓,甜度高达11-15度。基地草莓出产周期为6月-12月(普通草莓生产周期为12月底—来年4月),能够有效填补夏季、秋季草莓市场的短缺。”8月26日,四川港投集团新通道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告诉参观马尔康市松岗镇高原有机果蔬出口标准示范基地的来宾,明年年底前将开行马尔康-成都低空无人机运输航线,构建马尔康链接全国的低空+公路+航空的多式联运高效物流网络,实现马尔康农产品24小时内进入高端市场。
\n据悉,松岗基地占地112亩,基地划分为草莓、番茄、蔬菜作物实验种植和配套服务四大功能区。基地平均每天用工30人,进行采收、分拣、包装等劳作。在实现人均增收数千元的同时,还能辅导当地群众学习标准种植技术和采摘分拣专业技能,确保产品属地商品化。
\n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强州府最大的底气。马尔康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20万千瓦,阿坝全州第一;初步探明锂矿石储量7906万吨,是全亚洲锂资源富集地之一。当前马尔康市着力建成州府示范引领高地、全国夏繁种业基地、西部清洁能源供应地、锂资源绿色开发示范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在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中展现首府担当、首府作为。
\n文/程思瑜国鸣投资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